許多人進行種牙前經歷了牙齒矯正、牙周病治療等,終于熬到了種牙,但你以為種完牙就可以一勞永逸了?種完牙后不細心維護,小心種植體周圍炎來“禍害”你的牙齒。

怎么理解種植牙周圍出現炎癥?

今天我們要聊種植牙后出現了炎癥的情況,主要是指種植體周圍炎。它是出現在種植體周圍軟硬組織的炎性疾病,其特征是種植體周圍結締組織發炎以及支持骨進行性吸收。

種植體周圍炎是種植治療常見并發癥之一,同時也是導致種植治療失敗的重要原因,其具有患病率高、治療難度大等特點。種植體周圍炎與天然牙的牙周炎非常相似。

臨床上的表現主要有:
1、牙齦或牙周粘膜充血、腫脹、溢膿;
2、種植體周圍有較深的牙周袋或骨袋形成;
3、種植體松動達到或超過1度;
4、X線片顯示種植體頸部或體部周圍有透射影。

種植體周圍炎發生了怎么辦?

1、及時聯系您的主治醫生,安排復診事宜。牙科醫生進行面診后將安排下一步治療事宜;

2、針對有菌斑、牙石沉積等情況,一般會安排機械除菌斑治療

3、部分人群會局部使用一些藥物以緩解炎癥的進展;

4、經上述治療觀察后炎癥情況仍未緩解,再次評估診斷后,將安排手術治療。

種植體周圍炎重在預防?

種植體周圍炎是影響口腔種植修復成功率的關鍵因素,因而,預防種植體周圍炎的發生是十分必要的。做到以下幾點是預防種植體周圍炎的重要因素:
1、術前仔細了解患者病史。吸煙過度者,應囑其戒煙,否則應慎重考慮是否種植。
2、糾正患者的偏側咀嚼習慣。
3、對有夜磨牙癥的患者,應作為種植的相對禁忌癥,必要時應讓患者睡覺時佩戴合墊,謹防種植體過載。
4、要求患者持續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狀態。如牙周炎患者,應與牙周醫生聯合治療的基礎上嚴格選擇種植的時機和適應癥。
5、除非有較強的臨床適應癥,后牙的種植修復應盡量避免即刻負重,特別避免過早負重。
6、定期潔牙可以預防菌斑聚集,一般間隔3-4個月復查隨訪一次,使用碳纖維頭潔牙,預防種植體表面損傷。
7、發現種植體局部粘膜充血,牙齦腫脹時,應及時采取漸進式阻截支持療法,阻斷種植體周圍炎的發展。
8、每天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如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使用牙線或者牙縫刷清潔牙齒之間的鄰接面;根據醫生建議可使用沖牙器輔助清潔牙齒等。

種植體周圍炎是種植治療常見并發癥之一,隨著市民牙齒種植的需求不斷增大,種植體的使用量與日俱增,種植體周圍炎的發病率也呈現出增長的趨勢,因此我們都應該要引起重視,并側重于預防方法。

說明: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站,部分文字摘抄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系即刪除

來源: 東莞健力口腔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