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得益于技術發展,在現代牙科門診中,無論是牙齒被

蛀蝕還是牙列不齊,臨床都有配套的解決方案。但在科技落后的古代,沒有現代牙科材料、鉆具的人們是怎么治牙的?

早在公元前5000年,蘇美爾人就發現了“齲齒”。為保持牙齒清潔、治療齲齒,他們會經常擦拭和打磨,認為只要將“黑色"的病魔去除,牙齒便可恢復健康。目前,最早的牙醫記錄是在楔形文字中發現的一-顆牙齒上有一只眼睛,意為“專注于治療牙齒的人”。這位生活在公元前2660年左右的醫生一赫斯 .拉,也是最早被記載的牙醫。

See the source image

古埃及 人的治牙方式比較柔和,在葡萄醋中混人一定比例的浮石粉后,制成稠狀物,然后涂在木棒子上摩擦牙齒。但不少人為了打磨得更徹底,會制作.些“摩擦劑”,比如磨碎的貝殼粉、蛋殼、動物蹄、黏土等,甚至還會用銼刀來磨牙。當時,銼牙并不是由專業牙醫執行,而是理發店里的剃頭師傅。他們的銼刀是金屬加工制成的,有方銼、圓銼、三角銼、平板銼、尖扁銼等各種款式。鏗牙的人坐在理發店的椅子上、張開嘴巴,等剃頭師傅選擇一把適合的刀“開銼”,之后還會在牙齒表面徐上由濃硝酸、濃鹽酸制成的混合物,腐蝕性很強,用布擦拭千凈后,牙就銼好了。

歐洲人,尤其是古羅馬人,還認為尿液能清潔牙齒,常用一塊被尿浸濕的布來摩擦牙齒,使用的尿液大多來自西班牙,因為羅馬貴族相信那里人的尿液清潔效果更好。在當時的碼頭上,常看到一大批古羅馬人翹首等待遠航歸來的船隊,等待那桶桶西班牙人的尿液。有些羅馬權貴為了方便,甚至會雇傭一個西班牙仆人。直到18世銼紀, 這仍是不少歐洲醫生推崇的治牙良方。 這種療法經久不衰,也許歸功于尿液中豐富的氨具有一定的清潔作用。

直到今天,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仍保留著極具民族特色的鏗牙儀式,即在男孩17歲、女孩15歲時將其上頜的6顆門牙銼平,以示成人。 當地人認相為, 人的6顆門牙分別代表欲望、貪婪、酒嫉妒、焦慮、憤恨、空想六種罪惡,是“邪惡”的象征。如不銼平,則無法擺日啡國脫原罪。在他們心中,銼牙儀海式同婚嫁、生育、喪葬的儀式同樣重要。

查看源圖像查看源圖像

日前,海外社交平臺掀起蹤了一場“返祖”銼牙浪潮一 為中讓牙齒更整齊,大家爭相用指甲銼打磨牙齒。 事實上,銼牙會破壞牙齒最外層的牙釉質,因其不可再生,三且磨損過多,就無法對牙本質和牙髓組織提供足 夠保護,輕則牙齒敏感,重則牙壞死。古人的銼牙已被歷史淘汰,今人的盲目跟風實在荒唐。(宋添力)▲

來源: 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