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樣體也叫咽扁桃體或增殖體,附著于鼻咽的頂壁和后壁交界處,兩側咽隱窩之間,相當于蝶骨體和枕骨底部,表面呈桔瓣樣。因為其位于鼻咽部,所以也叫咽扁桃體。而常說扁桃體位于上顎處,也叫顎扁桃體。腺樣體與扁桃體、舌根淋巴組織和咽后壁淋巴組織組成咽淋巴環,是呼吸道第一道防線。腺樣體和扁桃體一樣,出生后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長大,2-6歲時為增殖旺盛的時期,10歲以后逐漸萎縮。當病菌入侵患兒的口鼻腔時,這兩個腺體就會啟動防御變得腫大。正常情況下,當病原體被清除后,它們就會恢復原來的大小。但如果病菌反復入侵,就會造成腺樣體病理性的增生,腫脹就會一直存在,變成了難以消退的“腺樣體肥大”。

腺樣體肥大最多見于兒童,常與慢性扁桃體炎、扁桃體肥大合并存在。腺樣體肥大的病因較為復雜,且有一定爭議。現多認為主要原因是,兒童易患急性鼻炎、急性扁桃體炎及流行性感冒等,若反復發作,腺樣體可迅速增生肥大,致加重鼻阻塞,阻礙鼻腔引流,鼻炎鼻竇炎分泌物又刺激腺樣體使之繼續增生,形成互為因果的惡性循環。從而引起鼻堵、張口呼吸的癥狀,尤以夜間加重,出現睡眠打鼾、睡眠不安,患兒常不時翻身,仰臥時更明顯,嚴重時可出現呼吸暫停等。

腺樣體肥大的危害

“腺樣體面容”:由于兒童鼻咽部比較狹小,當腺樣體肥大時,由于鼻塞,長期張口呼吸,氣流沖擊硬腭會使硬腭變形、高拱,久而久之,面部的發育會變形,出現上唇短厚翹起、下頜骨下垂、鼻唇溝消失、硬腭高拱、牙齒排列不齊、上切牙突出、咬合不良、鼻中隔偏曲等,面部肌肉不易活動,缺乏表情,形成“腺樣體面容”

2.鼻部:常并發鼻炎、鼻竇炎,有鼻塞及流鼻涕等癥狀。說話時帶閉塞性鼻音,睡覺時發出鼾聲,嚴重者出現睡眠呼吸暫停。

3.耳部:咽鼓管咽口受阻,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導致聽力減退和耳鳴。有時會引起化膿性中耳炎。

4.咽、喉和下呼吸道癥狀:因分泌物向下流并刺激呼吸道粘膜,常引起夜間陣咳,易并發氣管炎。

5.頻繁的憋氣使血氧濃度降低,對心、腦的血供會產生嚴重影響,出現盜汗、踢被子,睡眠多噩夢,驚叫、磨牙、遺尿、喘鳴性痙攣或哮喘。由于長期缺氧,大腦得不到足夠的氧供應,會導致大腦皮層功能受損,進而影響智力,導致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等。夜間睡不好,白天容易出現打盹、注意力不集中等,影響正常的學業。

6.常有全身營養及發育障礙,主要表現為慢性中毒反射性神經癥狀,如表情遲鈍、胸悶不安、肺擴張不好,日久致雞胸或扁平胸。夜間呼吸不暢,患者長期處于缺氧狀態,導致患兒生長發育障礙,出現注意力不集中,遺尿等現象。

來源: 重慶市沙坪壩區陳家橋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