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文化中習慣將女人比喻為水,形容女人擁有如水般的智慧,似水般的柔情,在成語中更是有秋水伊人、山眉水眼、雙瞳剪水、芙蓉出水來形容女人如水般的美麗。 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二回中,借賈寶玉之言表達出“女人就是水做的”這層意思。那么,女人真的是水做的嗎?女人與水又是什么樣的關系呢?
女人是水做的,這句話并不準確。盡管,看起來很水靈、水嫩,但與男人相比,女人體內水含量并不是最多的。研究發現,按重量計算人體內含量最多的成分就是水,但男女性之間在水分含量上存在一定的差異。比如成年男人體內含水量約為 60%-65%,而女人含水量僅為50%-60%。從這一數據可以看出,似乎男人更像是水做的。
女人體內什么成分含量高一些呢?答案自然是脂肪,也就是我們平時習慣說的“油”。數據顯示,成年男女性體內脂肪(簡稱“體脂”)含量分別是15%-18%和20-25%,這也就意味著女人體內的“油”更多一些。
那又是什么讓我們產生這樣的誤解呢?主要還是男女性不同生理構造和功能需求決定的。在同等身高和體重狀態下,男人的骨骼更為粗壯,肌肉更為發達,為了維持這些骨骼和肌肉的功能,血液的量自然也就多一些,而肌肉和血液中成分更多是水。此外,男人身體活動量更大,基礎代謝率更高,自然脂肪的儲存量也就更少。而女人則不需要這么多的肌肉,進入青春期后在性激素的作用下,脂肪會逐漸堆積,尤其是在胸部、下腹和臀部等部位,“油”也就越來越多了。所以,盡管確實有男士大腹翩翩,但體脂細算起來還真不一定能穩贏。
有人說女人“油”多就代表胖,這是真的嗎?答案是否定的,女性體脂率高和肥胖根本就是兩碼事。體脂率主要是指人體內脂肪重量在人體總體重中所占的比例,它反映的是體內脂肪含量的多少。一般來說,肥胖者體脂率肯定會高,但體脂率高卻不一定代表胖。以女人為例,20%的體脂率水平在女性中屬于正常的下限,而這個脂肪含量如果放在一個男人身上,那就妥妥的超重了。所以,肥胖的最有效的評價方法并不是體脂率,而是體質指數和腰臀比。
那么,女性要這么多脂肪有啥用呢?難道就是為了保暖?減掉還能顯瘦,不是更香嗎?
事實上,女人這身“油”還真不是白給的。一般來說,人體內脂肪除了保暖之外,還具有細胞構成、儲存熱量、美容、保護骨骼、促進皮膚健康和脂溶性維生素吸收,以及合成性激素的作用。此外,女性體內的脂肪還有其他更重要的作用。美國一項研究發現,成年女性的脂肪是月經和生育的能量來源,體脂率至少要達到17%,才會出現月經初潮。而要維持正常的月經周期和受孕、懷胎、哺乳,女性體脂率就必須要超過22%。研究還發現,某些出于職業需要的女性,通過饑餓和鍛煉的方法降低了體脂率,結果就出現了月經異常,甚至不少人提前閉經了。原因就是脂肪和雌激素分泌有著密切的關系,女性過低的體脂率會造成雌激素合成不足。現實中,很多女性朋友為了追求身材纖瘦,故意去降低體內脂肪含量,出現月經異常和閉經的案例也比比皆是。這樣不僅會造成內分泌的紊亂,讓皮膚變得粗糙,還可能會影響生育功能。
所以說,追求美麗是女人的天性,但過高或過低的體脂含量對健康都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因此,建議大家還是要保持適宜的身材,不要過分追求纖瘦身材,更不要被體重秤和畸形的審美觀所綁架。只有勻稱且健康的身體才能帶來真正的美麗與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