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雨季,長時間、大范圍強降雨可能導致中藥材基地出現積水甚至造成災害,從而使中草藥種植遭受損失。中藥材種植如何有效應對雨季來襲,做好防范工作?若不幸造災,又該如何進行災后恢復?湖南省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專家為您支招!

一、做好雨季防汛應急預案

提前關注天氣預報與雨季暴雨預警,做好應急預案。提前疏通并加固基地溝渠排灌系統,對易積水地塊要特別注意開深排水溝,保證雨停水走。在暴雨來臨前,檢查修復基地保護地設施,及時放下并壓實頂膜與四周裙膜。提前斷開基地主干渠進水口,對基地內部蓄水池提前降低水位以備蓄水。排查易出現塌方險情的路段、地塊并進行加固。

二、組織人力第一時間現場搶排水

減少水淹及水淹時間是預防雨季汛期水澇災害對中藥材減產的關鍵,下雨天氣,特別是暴雨期間,要安排專人值守,及時通報險情。在安全的情況下,要組織力量第一時間去現場巡查,進行疏通搶排水。要及時引導水流通過溝渠系統排水,避免水流通過基地地表、道路系統沒有方向的大水橫流漫溢。

三、做好雨季災后恢復

加強災后基地排水:及時疏通基地排水系統,確保畦面、畦溝不積水;對排灌系統遭破壞嚴重積水的基地,要在四周開深排水溝,在地塊中央每隔一定距離開一深排水溝,同時在地塊內開若干小的排水溝,要求大小排水溝之間溝溝相連,排水通暢;對低洼、排水難度大的地方應及時采取機械排水,盡快排出田間積水。

盡早清理受災基地:抓緊在晴好天氣土壤較干時,及早清理受災基地;清除機械折斷或明顯壞死的植株地上枝葉,注意保留切口成外斜面,切忌用手強掰、強扯;整株死亡的要將植株根部全部挖出,并在根穴四周撒施生石灰或托布津、多菌靈等藥粉進行土壤消毒;斷枝枯葉須搬出基地進行集中深埋或燒毀;及時清除外來沖積砂土;有明顯設施破壞或塌方的,要先進行簡單清理和保持通暢。

加強基地病蟲害防治:災后要加強病蟲害防治,特別是對該藥材常發病蟲害進行提前預防,做到早發現早防治;有條件的基地,可結合受災基地清理,全園撒施一次生石灰或托布津、多菌靈等藥粉進行土壤消毒。

分類制定基地恢復生產方案:對于輕度受災的,搶晴天對基地進行1次全面中耕松土,結合中耕,追施一次速效性專用肥。對于即將進入采收期的藥材,可適當提早采收,及時干燥加工,鼓勵有條件的大中型企業通過租用、代為干燥等多種方式為藥農提供干燥加工服務。對于多次采收的藥材,搶收后迅速開展消毒、中耕、追肥,促進植株生長恢復,保證下季產量。對于受損較輕的中藥材種苗繁育基地或新移栽基地,可以通過補播、補栽、補插等方式,及時查苗補蔸。對于受災十分嚴重,確實很難恢復的中藥材品種和基地,可以深翻改土,按照輪作原則,改種其他藥材或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