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以來,多地發現新冠確診病例,進入三月后,深圳、吉林、山東等多地相繼出現了確診病例的指數級上升,此輪疫情無論是發展速度還是其擴散速度,都遠超人們的預期。根據衛建委的最新消息,從每日確診百例到三千例只用了短短12天時間,而今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新增本土病例達3507+1647。這樣的數據證明此輪疫情已形成全國多地并發之勢,很多人擔心疫情會不會進一步加重并失控,為何如此的嚴防死守下奧密克戎還是會找到突破口?甚至很多人有個疑問,明明已經接種了兩針或者三針疫苗,為何還會被感染?今天我們聊一聊這方面的話題。

圖片

此輪疫情為何發展如此迅速?此輪疫情的病毒來源已基本得到確認,為奧密克戎BA.2型,與最初的奧密克戎BA.1型相比,BA.2型的特點更容易引起所謂的大流行。

傳染性大幅增強奧密克戎BA.2的傳染性大幅度增強,根據計算機模擬運行發現,奧密克戎的傳染性分別是原始SARS-CoV-2毒株和Delta毒株的20倍和4.2倍,與同為奧密克戎的BA.1相比,BA.2的傳染性也增強了1.5倍。

圖片

奧密克戎BA.2的傳染性大幅度增強

科學家們進一步對BA.2型變異株進行了探究,研究發現奧密克戎BA.2與BA.1相比,備受關注的S蛋白的結合能力并無明顯改變,但是病毒復制卻明顯加強了,排毒量更大、融合性更強帶來的往往是更強的傳染性,這也是為何奧密克戎BA.2型的傳染性較BA.1型增強了1.5倍之多的原因。

疫情防控如此嚴密之下為何仍被感染奧密克戎BA.2型的傳染性增強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很多人有個疑問,疫情發生兩年多,我們積累了足夠的經驗,無論是境外輸入還是冷鏈食物的運輸一直管控的很好,為何突然發生了大范圍的感染?

圖片

隱形的奧密克戎BA.2讓漏檢風險增加日本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奧密克戎BA.2變異株出現了刺突蛋白的大幅度突變,由于刺突蛋白上部分基因片段的缺失,導致在進行核酸檢測時往往會發生刺突蛋白靶標失敗,這無疑意味著奧密克戎BA.2感染者被漏檢的風險增大了,這也是奧密克戎BA.2又被稱為隱形的奧密克戎的原因。

正是由于這種特性的存在,理論上會有一部分境外輸入者由于被漏檢,從而進一步造成隔離環境陽性,一旦遇到像上海那樣的隔離酒店不規范的問題,普通人感染的風險會大大提高。

我們接種的疫苗還管用嗎?“我們明明接種了兩針或者三針疫苗,為何確診患者仍然這么多?”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關于這一點,疾控專家張文宏教授發文指出——

有人說病人中94%的人打了疫苗還感染,說明疫苗沒有用。這就不講道理了。現在國際旅行的人疫苗接種率很高,達到90%以上,其中不到5%的人入境時候被篩查出來有核酸陽性。你去看這感染的5%的人,當然是大多數打過疫苗,這可以理解為打了疫苗仍有突破感染的機會。但是重癥率與死亡率真的低于流感了。

圖片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反復提到過,我們接種疫苗是為了阻止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與細胞膜上的ACE2受體結合,從而阻止病毒進入細胞,但是由于奧密克戎刺突蛋白的突變,疫苗的有效率下降了,所以才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接種疫苗后仍然被感染,我們稱之為突破性感染。

通常情況下我們往往不太愿意談論突破性感染,因為會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就像張文宏教授說的那樣,即便發生了突破性感染,感染后重癥以及死亡率也大大降低了,換句話說,哪怕接種疫苗被感染,那么也可以保命,所以目前來說,還是建議大家積極接種疫苗。

既然病毒毒力下降了,是否應該全面放開?疫情的反復,引起了大家對于全面放開的討論,隨著病毒毒力的下降,部分國家已經解除了對于新冠的限制,針對于我們是否應該放開疫情的限制,張文宏教授在文中也做出了分析——

我們中國如果現在迅速開放,會引起短時間內大量人群的感染,即使再低的病死率也會造成醫療資源擠兌和社會生活的短暫休克,對社會和家庭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

圖片

我國人口眾多,雖然接種疫苗后重癥以及死亡率都很低,但是由于人口基數大,再低的病死率也會造成短時間內醫療系統的癱瘓,如果醫療系統被擊穿,那么隨之帶來的恐慌及影響不可估量,這種傷害是不可彌補的,我們也不會冒如此大的風險去做實驗。

因此,短時間內我國的防疫策略不會改變,或許未來的某天時機成熟后我們會全面放開,但絕不是現在。也希望大家做好物理防御,戴好口罩、勤洗手、勤通風、少去人口聚集的地方,或許隨著病毒的突變疫苗的有效率會下降,但是口罩對我們的防護率不會改變。

來源: 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