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的3CM的肺結節有可能是良性嗎?”
今天去查房的時候,有個病人跟我說,他從一些報道上看到肺結節越小,良性的可能性越大,而他的結節足足有3cm之大,甚至再大一點就被稱為肺腫物了,那么有沒有可能是良性呢?所以才有了文章開頭的那個問題。
不得不說,隨著健康查體習慣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肺結節被成功篩查出來。而結友們最關心的問題就是肺結節的良惡性以及是否需要手術干預。對于幾毫米的肺結節我們還是建議以臨床觀察為主,而對于直徑超過8mm的結節當影像學診斷認為不好時可以手術干預。
文章開頭提到的這位朋友的結節在右肺下葉背段,因為咳嗽伴咯血入住了呼吸內科,住院后炎性指標、結核指標都很正常,影像學檢查結節伴有毛刺、胸膜牽拉,患者心情焦躁,于是進行了手術。
肺結節被切開后臭氣彌漫了整個手術室當打開胸腔后,發現右肺下葉與膈肌及縱膈面粘連較為嚴重,分解粘連后做了右下肺結節的楔形切除。切下的肺組織中間有個質硬的腫塊,主任拿起刀片便切開了。剛劃開肺表面,一股惡臭撲鼻而來,剎那間整個手術室彌漫著難聞的味道,甚至我還沒看到腫塊的具體形狀,主任的嘴角已微微上揚,說道:“這么臭啊,良性的,炎性假瘤”。
30分鐘后,快速病理結果歸來,果然是炎性假瘤,那么意味著手術也就提前結束了。
什么是肺炎性假瘤?雖然名為炎性假瘤,但是嚴格意義上講,肺炎性假瘤并不是腫瘤,而是一種炎性增生性腫瘤樣病變。換句話說,他是良性腫瘤,而導致它產生的原因正是炎癥,值得注意的是,肺炎性假瘤占肺部良性腫瘤的第一或第二位
為何炎性假瘤的臭氣彌漫了整個手術室因為炎性假瘤多為炎癥引起,所以患者往往存在慢性炎癥的表現。隨著細菌的復制及繁殖,其代謝產物隨之產生,于是就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味道。事實上,細菌本身并無明顯味道,我們聞到的氣味往往是其代謝產物的氣味,這也不難理解為何在手術臺上聞到了“臭雞蛋”的味道,主任突然說出了“炎性假瘤”的診斷。
出現哪些癥狀需要懷疑肺炎性假瘤?其實肺炎性假瘤的診斷及鑒別相對較為困難,首先部分炎性假瘤的患者本身并無明顯癥狀,而是在查體中偶然發現。
部分患者會出現咳嗽、咳痰、咯血的癥狀,而文中提到的這位結友就是因為出現咳嗽伴咯血從而發現了肺結節
值得注意的是,相對于其他結節,肺炎性假瘤無論是臨床表現還是影像學表現與肺癌都很相似,有的甚至存在分泌物或胸膜牽拉,特別是當結節較大時,只能借助手術切除來判斷。
來源: 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