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成年人常見問題,無數文人騷客為之臉紅脖子粗,留下了“千呼萬喚屎出來”的千古名句。通常來講,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便秘,孕期婦女、節食減肥者是最容易便秘的人群。下圖叫做布里斯托量表,大家不妨“以屎為鑒”參詳一下。
解決便秘可以用藥物,其中一個叫“果導片”(酚酞)。2021年1月14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公告,即日起停止生產使用酚酞片和酚酞含片,因為可以引起嚴重副作用。其實想要解決便秘,首先還是通過飲食調理和改變生活方式,這里分享一些攻略供大家參考。
1、果蔬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便秘的人要多吃水果蔬菜,其實關鍵并不是果蔬,而是膳食纖維。當然,果蔬確實也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半斤水果、一斤菜”。
膳食纖維分為兩類,一個是不可溶纖維,比如纖維素,多見于綠葉蔬菜。一個是可溶纖維,比如低聚糖,多見于豆類、全谷物、菌菇類、海藻、水果、堅果等。
不可溶纖維通俗理解就是塞牙、嚼不爛,它會刺激腸道蠕動,讓粑粑快點通過腸道。可溶纖維通俗理解就是粘粘的、滑滑的,它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水分,讓粑粑如巧克力般絲滑,通過腸道的阻力變小。不過清湯寡水的純素粑粑并不好拉,其他食物也需搭配吃,多吃多拉才是至理名言。
2、喝水
人體吸收食物營養主要在小腸,后面的結腸主要是回收水分。身體越是缺水,就越是拼命從粑粑里回收水分。粑粑太干就會阻力大、走不動,最后就擠壓得又粗又硬。
怎么知道自己缺不缺水呢?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是每天1500-1700毫升水,這是個參考。如果你感到口渴就應該喝水,有時候打工人全心投入工作會忘了口渴,因此時不時的喝一口水是個好習慣。當然你也可以看看尿的顏色黃不黃,越黃越缺水。
3、姿勢
人的生理結構決定了,蹲廁的時候直腸和肛門差不多是一條直線,所以排便更順暢。如果家里是坐式馬桶,可以配一個小凳子。不過蹲廁的時候身體和大腿差不多是35度夾角,所以這個小凳子太小了也沒用。如果你想直接蹲在坐便器上,請考慮一下體重,小心摔下來,搞不好能要命。
4、果糖
有些人空腹喝蜂蜜水管用,有些人吃西瓜也管用,其實這都是果糖在作怪。類似喝奶拉肚子的“乳糖不耐受”,蜂蜜、西瓜里都有較多的果糖,無法迅速吸收的果糖進入腸道之后引起滲透壓變化,導致腸道“滲水”并刺激蠕動。不過這一招并不是對所有人管用,而且吃多了會竄稀。
滲透壓的原理也用在開塞露,它的主成分是甘油(味道是甜的),可以起到刺激腸道“滲水”的作用。如果是頑固性便秘,適當的用用開塞露也行,但大多數人還是爭取飲食調理為好。
5、定時排便
排便和身體節律有一定關系,有的人是每天定時拉粑粑,比如早起、睡前等等。這樣的習慣非常好,但并不意味著必須按時拉。正所謂“屎在弦上,不得不發”,其實只要有屎意就應該去拉,盡量不憋粑粑。因為憋粑粑的時候,菊花一緊,粑粑就往回退,擠壓之下會變得更粗更結實,而且腸道會再次吸水。
6、通便產品
市面上有很多號稱能通便的產品,有的確實有效果。但你一定要多個心眼,看看配料表,不要輕信“天然草本”“綠色無刺激”。它們常常含有大黃、番瀉葉、蘆薈等成分,其原理是靠蒽醌類物質刺激腸道,但副作用是腸道會變黑,增加腸癌發病率。有些違法產品甚至是直接加酚酞,不通便才怪。
除了以上,便秘人常常有些“親測有效”的秘訣,比如揉肚子、喝涼水、喝酸奶、吃益生菌、喝咖啡等等。這些方法的個體差異很大,但試試無妨。如果飲食調理確實不解決問題,不妨去尋求醫生的幫助。最后,預祝大家不辱屎命、屎無虛發(指努了半天結果是個屁)。
(網圖侵刪)
完
?飲食參考
飲食參考
解鎖美味里的奧秘
鐘凱 博士
資深食安科普段子手
果殼網科學顧問
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常委
來源: 飲食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