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啦!注意啦!
今年的冬至夜比往年提前了一天
12月20日
今天
就是蘇州人期盼的冬至夜啦
▽
近百年來
蘇州人在12月20日這天過冬至夜都是十分少見的若還想要碰到周日
更要追溯到1992年▽
冬至大過年,
人間小團圓,今年的冬至夜恰如其分地前提到了周日讓蘇州人定定心心地去享受那溫暖的團圓冬陽酒味色香甜,
團坐圍爐炙小鮮;
今夜泥郎須一醉,
笑言冬至大如年。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
天文坐標
現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太陽運行至黃經270度,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白天最“珍貴”,黑夜最漫長的一日。對北半球各地而言,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陽高度最低的一日。就東八區而言,冬至這天白晝僅有9小時20分,而太陽高度也僅有26°42‘。冬至過后,夜空星象則完全換成冬季星空,而且從今天起開始“進九”。
氣候特征
過了冬至以后,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白天逐漸變長,夜間逐漸變短,所以,有俗話說,“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從氣候上看,冬至期間,西北高原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區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開始“數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數九”的第一天。關于“數九”,民間流傳著的歌謠是這樣說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中國古人將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由于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并且溫熱。
“相傳冬至大如年,賀節紛紛衣帽鮮。畢竟勾吳風俗美,家家幼小拜尊前。”清朝徐士鋐的《吳中竹枝詞》生動的描繪了蘇州人慶賀冬至節的場景。“邑人最重冬至節”、“諸凡儀文,加于常節”。
過去,蘇州民間有“冬至大如年,先生不放不給錢;冬至大如年,東家不放不歇年”的俗諺。民間對冬至節的看重,由此可見一斑。
為什么蘇州人這么重視冬至呢?
其實在很多地方的人都是不怎么重視冬至的,但是蘇州人就是特別看重冬至這一節氣,這到底是為啥呢?我們來看看…
冬至在以前就是新年
在蘇州的古歷法中冬至就是新年,周歷過年的日子是冬至這天。
當年,周文王之子泰伯、仲雍奔吳,然后有了蘇州,作為吳地文明的始祖,泰伯將周朝的不少習俗也帶來了吳地。后來隨著歷法的變更,冬至不再是新年了,但是當時冬至“過年”的習俗還是流傳下來了,甚至是到現在蘇州人還是非常重視冬至的。
但是還有一點要注意!
雖然今年 21 號才是冬至,但是冬至的前一日稱為冬至夜,說過冬至,其實和大家在春節前一晚過除夕類似。
蘇州人都是在冬至前一天的晚上過冬至夜的,大部分的習俗是在冬至夜進行的。
蘇州人的冬至有三大習俗
祭
蘇州人過冬至,總要先祭祀天地、祭祀先祖的,俗稱“過節”,時間一般安排在冬至的前夜,蘇州人叫“冬至夜”,也有安排在冬至正日中午的。直到現在,很多蘇州人也還有祭祖的習俗。
吃
過年嘛,肯定是要吃的!舊時蘇州人對于冬至夜,有一說法,叫“有得吃吃一夜,嘸不吃凍一夜。”其調侃之意是:有錢人家是吃一夜的,窮人家就只能凍一夜了。
所以到了這一天,我們蘇州人都會大吃一頓!到底有哪些好吃的呢?往后面看就知道啦~
補
蘇州人還將冬至節作為滋補的發令槍,“冬至進補,春天打虎。”蘇州人借著俗語“藥補不如食補”而大做藥膳滋補菜。所以,我們在蘇州該補的還得補!
蘇州人冬至吃什么?
冬至夜飯
在蘇州傳統民俗中,冬至夜媳婦必須回婆家吃冬至夜飯,家家掛祖先像,祭拜祖先,小輩還要到長輩處拜謁,稱賀節、拜冬,一切禮儀都和過年一樣,所以稱“冬至大如年”。
“團圓飯”無論是冷盆熱炒還是雞鴨魚肉,都要換上雅名,其中蛋餃叫“元寶”,肉圓叫“團圓”,粉條叫“金鏈條”,黃豆芽叫“如意菜”,魚叫“吃有余”等等,每個菜都滲透著喜氣。
餛飩
冬至夜蘇州人的主食也很有講究,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古人有天圓地方之說,方方的餛飩皮代表地,中間包的餡就是天,包在一起是“天地不分、天地相融”的“混沌世界”,冬至節人們吃“餛飩”,寓意吃掉“混沌世界”,還一個清平世界。
相傳,吃膩了山珍海味的吳王沒胃口,美女西施就進御廚房包出一種點心獻給吳王。吳王一口氣吃了一大碗,連聲問:“此為何種點心,如此鮮美?”西施想:這昏君渾渾噩噩混沌不開,便隨口應道:“混沌。”后來,為了紀念西施創造的這種美食,蘇州人便把餛飩定為冬至節的食物。
冬釀酒
這一夜,鯖魚蹄髈、冷盤熱炒都有了,自然少不了來點酒助助興。為了冬至夜,素性淡雅的蘇州人專門發明了一種度數不高、老少皆宜的老酒,冬釀酒。蘇州人對冬釀酒是有情結的。這夜的團圓飯不論是在飯店吃,還是在家中吃,冬釀酒必不可少,連小孩也可以享有特權喝酒了。
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姑蘇百姓在冬至夜暢飲冬釀酒的同時,還會配以鹵牛肉、鹵羊肉等各式各樣的鹵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釀酒不僅能夠驅寒,更是寄托了姑蘇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的祈愿。
冬至團
蘇州人還有“冬至團”等說法,冬至團又稱為“稻窠團”,在冬至日前一夜,磨粉為團,以肉糜、菜果、豆沙、蘿卜絲為餡,祭祀并互相贈送。現在吳地農村仍有吃冬至團子的習俗。
在江南地區,湯圓是冬至的必備食品。這是一種用糯米粉制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的湯圓又叫“冬至團”。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湯圓又分“粉團”和“粉圓”兩種,《清嘉錄》曰:“有餡而大者為粉團,冬至夜祭先品也;無餡而小者為粉圓,冬至朝供神品也。”
醬方
蘇州人一年四季要吃四塊肉。春吃醬汁肉,夏吃荷葉粉蒸肉,秋吃扣肉,到了冬至時就得吃醬方。
所謂“方”,方肉,大肉也,無方不成肉。這醬方好不好,關鍵在于方不方,然后就是酥爛程度。主料是五花肉,采用腌、煮、燜、蒸等烹飪方法而成。這醬方肥肉爽滑不膩,瘦肉香而滋潤,肉皮入口即化,吞下去滿口余香。
看蘇州人過冬至,
才發現蘇州這個城市的情懷~
從冬釀酒到冬至團,
無一不顯示出這個城市的獨一無二。
這個冬至夜,如果你在蘇州,
那么不妨也和蘇州當地人一樣,
過一過這個節日,
嘗一嘗蘇州人的那些冬至必吃的美食吧!
(來源:科普蘇州/編輯:星華)
來源: 科普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