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類文明的崛起,肆虐世界的病毒和瘟疫亦無數次給予人類沉重的打擊。從公元前430-前437年雅典瘟疫、公元250年塞浦路斯瘟疫、公元541年查士丁尼瘟疫,到11世紀麻風病、1350年歐洲黑死病、1665年倫敦大瘟疫、1817年以來多次霍亂大流行、1875年斐濟麻疹大流行、1957年亞洲流感,及至2003年SARS和目前正在肆虐的新冠病毒肺炎,每次重大疫情無不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至暗時刻。面對人類文明和人類歷史最殘酷的殺手,人類的抵抗從未止步、信心從未喪失、思索從未停歇,而植物在人類抵御重大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 雅典瘟疫:翻開了瘟疫的編年史在2400多年以前,雅典的市民曾生活在噩夢之中,疾病像惡魔一樣席卷整個城市,任何口服、外敷的藥物都無濟于事,連醫生也被感染。此時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約公元前460-前370)卻冒著生命危險前往雅典救治。他發現全城只有一種人沒有染上瘟疫,那就是每天與火打交道的鐵匠。烈焰產生的隔絕與凈化空氣效果,讓醫學之父幸運地找到了遏止手段。他讓雅典民眾在街頭燃燒帶有香味的植物,利用香油的成分凈化空氣。這個簡單易行的招數,在此后數千年時間里成為預防瘟疫的重要手段。

雅典大瘟疫(圖片來自網絡)

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原產歐洲及北非地中海沿岸,曹魏時即曾引入我國。芳香油植物,從葉及著花短枝提油,油的主要成分為蒎烯,可作皂用或化樁香精之調合原料。

  1. 瘧疾: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殺手之一大約5000年前,瘧疾從非洲西部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直到20世紀初全面爆發。在過去100年里,因瘧疾導致了全球約3億人死亡。在與瘧疾抗爭的幾千年里,人類不但發現了瘧疾的病原體瘧原蟲,還推出了一個又一個治療瘧疾的藥物,從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瘧疾蔓延。作為對抗瘧疾的“武器”,金雞納霜、藥物級奎寧以及青蒿素促進了人類醫學史進步,人類應永遠致敬法國植物學家Joseph de Jussieu (1704-1779)將金雞納引入歐洲和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及其團隊對黃花蒿的研究。

金雞納樹Cinchona calisaya,茜草科喬木,莖皮和根皮為提制奎寧 (quinine) 的主要原料,用于治療瘧疾,并有鎮痛解熱及局部麻醉的功用。(圖片來自網絡)

黃花蒿Artemisia annua,菊科草本植物,所含青蒿素,為抗瘧的主要有效成分,治各種類型瘧疾,具速效、低毒的優點。(徐曄春 拍攝)

  1. 流感:魔鬼的侵入由于對流感一無所知,曾使人們誤以為這種病是被魔鬼侵入。今天,科學已經證明流感是病毒感染所致,是可以治療的。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提供的材料,目前得到確證的第一次流感大流行是在1918年的歐洲大陸,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全世界在這次流感大流行中死亡人數高達2000萬人。此后,流感又有多次世界性大流行,如1957年亞洲流感、1968年香港流感、1977年俄羅斯流感以及2002年西尼羅河病毒。目前預防流感的最佳辦法就是接種最新流感疫苗,當然在植物界也有一批抗流感、抗病毒植物先鋒隊員,比如金銀花、貫葉連翹、黃芪、銀花、大青葉、板藍根、柴胡、甘草等。

1918年西班牙流感時期,倫敦街頭行人佩戴簡易口罩。(圖片來自網絡)

金銀花Lonicera japonica,忍冬科藤本植物,性甘寒,功能清熱解毒、消炎退腫,對細菌性痢疾和各種化膿性疾病都有效。已生產的金銀花制劑有“銀翹解毒片”、“銀黃片”、“銀黃注射液”等。

  1. 黑死?。悍Q霸中世紀數百年的死神歷史上首次黑死病大流行發生于公元6世紀,起源于中東,傳至北非、歐洲,幾乎殃及當時所有著名國家。這次疫情持續了五六十年,死亡總人數近一億,甚至認為導致了東羅馬帝國的衰落。第二次大流行發生于公元1347年,在短短四年內奪走了歐洲2億人的生命。第三次大流行始于19世紀末,到20世紀30年代達到最高峰,共波及亞洲、歐洲、非洲等60個國家,死亡人數達千萬以上,而且傳播流傳速度快、涉及范圍廣,遠遠超出前兩次。在黑死病肆虐時期,人們將芳香植物與藥草,如大蒜、松樹、薰衣草、迷迭香、咖喱等,在安置病人的修道院、醫院廣泛種植或者燃燒,既使空氣清新,幫助病人呼吸,并保護抗疫工作中的修道士與醫護人員??珊敛豢鋸埖卣f,正是芳香植物和香料把人類從瘟疫中拯救出來。

中世紀-黑死病 (圖片來自網絡)

齒葉薰衣草Lavandula dentata,原產地中海地區?;ㄖ泻枷阌?,油是調制化妝品、皂用香精的重要原料。薰衣草精油主要應用于芳香療法或按摩方面,有鎮靜催眠、抗菌、解痙等作用。

  1. 天花:肆虐新大陸的歐洲疾病天花在歐洲、亞洲和阿拉伯地區很流行,已持續數個世紀,最早的記錄發生在古埃及。在古代天花致死率極高, 約3/10的感染者會死亡,而且治愈者身上常留下疤痕。15世紀第一批歐洲探險家到達新大陸時,也把天花病毒帶到了美洲,那時美洲土著人對天花的自然免疫力為零,致使數千萬美洲土著人死亡。18世紀后期,的英國鄉村醫生愛德華·詹納(Edward Jenner)發現,被稱為牛痘的輕度病毒感染的擠奶女工似乎對天花免疫。1967年WHO發起了消滅天花運動,1980年5月WHO宣布人類成功消滅天花,這成為第一種、也是至今惟一一種被消滅的傳染病。

在民間也有治療天花特效藥。傳說康熙皇帝的天花是蘇麻喇姑采集的芨芨草治好的。芨芨草是禾本科芨芨草屬植物,在中國分布于西北、東北各省及內蒙古、山西、河北,生于微堿性草灘及砂土山坡。中藥材“天花粉”為葫蘆科栝樓的根挖出曬干而成,主要功效是清熱生津、消腫排膿。

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其稈葉堅韌,長而光滑,為極有用之纖維植物,供造紙及人造絲,又可編織筐、草簾、掃帚等。(圖片來自網絡)

栝樓Trichosanthes kirilowii,葫蘆科攀援藤本,根、果實、果皮和種子為傳統的中藥天花粉、栝樓、栝樓皮和栝樓子(瓜萎仁)。根有清熱生津、解毒消腫的功效。果實、種子和果皮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滑腸的功效。(徐曄春 拍攝)

  1. 霍亂:最可怕的瘟疫之一 霍亂是一種因攝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亂弧菌污染而引起的急性腹瀉感染病?;魜y會影響兒童和成人,若不加治療,可在數小時內使人喪命。它的滋生地是印度。19世紀初期,霍亂還只局限在當地。此后,世界經濟貿易的發展打開了歷史性的霍亂封鎖線。一百多年來,有7次世界性大流行記錄,被稱為19世紀“最令人害怕、最引人注目的世界病”。印度是辣椒的主要生產國,傳統印度醫學里用辣椒來治霍亂。中國在很早以前就有用紅木木材——烏木治療霍亂的記載,【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了烏木的藥用價值:“烏木,甘、咸、平、解毒,又主(治)霍亂吐痢,取屑研末,用溫酒服。”

不潔水源,是霍亂的傳播途徑之一 (圖片來自網絡)

辣椒Capsicum annuum,茄科植物,我國已有數百年栽培歷史,為重要的蔬菜和調味品,種子油可食用、果亦有驅蟲和發汗之藥效。(鄧新華 拍攝)

7. 狂犬?。含F代免疫學的基礎

狂犬病最早于發現公元前5世紀的歐洲。中世紀時期人們認為是上帝帶給地球的一種懲罰。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狂犬病的認識進一步深入,當時認為是通過一種有毒的粘痰經傷口傳染人。到了19世紀后期,狂犬病已經在世界各國流行和被認識。法國微生物學家巴巔德從1880年開始研究如何對付狂犬病,先研制出狂犬病病毒疫苗后在狗身上進行了試驗,后來研制出用于人類的狂犬病疫苗,為現代免疫學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礎。我國民間很早時期就有治療狂犬病的草藥,如紫草科植物倒提壺、茜草科植物六月雪等。

倒提壺Cynoglossum amabile,紫草科多年生草本,味苦性寒,入肝腎二經,有利尿消腫及治黃疸之功效。

8.貌似裝腔作勢:登革熱登革熱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20世紀登革熱在世界范圍內發生過多次大流行,患病人數多達數百萬之多。1779年,印度尼西亞雅加達首先記述有關節痛和發熱的疾病,Bylon稱之為關節熱。1780年美國費城以北亦發生本病流行,以后不斷有類似記載。直至1869年才由倫敦皇家內科學院定名為登革熱。登革熱是通過伊蚊傳播的,所以防蚊是關鍵工作。常見的驅蚊植物有夜來香、薰衣草、豬籠草、天竺葵、驅蚊草、萬壽菊等。據研究,貓爪草是治療登革熱的有效植物。

驅蚊草(香葉天竺葵)Pelargonium graveolens,牻牛兒苗科多年生草本。原產非洲南部,我國各地有栽培。有祛風除濕、行氣止痛、殺蟲的作用。

9.SARS病毒2003年2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將“非典”命名為嚴重性呼吸道綜合癥(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 rome簡稱SARS)。2003年4月17日,世衛組織研究項目組發現,SARS病原體為一種屬于冠狀病毒科的新型病毒。據WHO 2003年8月15日公布的最新統計數字,截至8月7日,全球累計非典病例共8422例,涉及32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數919人,病死率近11%。非典時期的網紅植物有板藍根、絞股藍、魚腥草。

南板藍Strobilanthes cusia,爵床科多年生草本。葉和根均可入藥,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用于溫疫時毒,發熱咽痛,溫毒發斑,丹毒。

  1. 離我們最近的病毒:新冠病毒在人類剛踏入21世紀20年代的第一時刻,新冠病毒斜刺里殺了出來,疫情驟然爆發、蔓延全球。這是一場波及全球的重大災難······

后記和疾病一起生活,從來就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部分。疾病,不斷逼迫著人類改變自己、抗爭下去。

“所有不能打敗你的,都會讓你變得更強大”。

加強鍛煉,提高體質 (圖片來自網絡)

來源: 華南植物園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