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激反應,是指個體在危機情境下生理、心理、行為的綜合反應。應激反應是個體在非正常情境下的正常反應,并不需要糾正或治療。但畸形的應激反應和持續的應激狀態會影響人在組織中的感知和表現,并能通過群體過程和人際互動進一步放大。
因為疫情嚴重,春節期間員工都是在家隔離,處于一種持續的應激狀態下。這有可能使得我們變得遲鈍、麻木、感覺精力不足,興趣下降等。現在,各企業已基本恢復工作狀態。因此,對于員工來說,在克服之前懶散狀態的同時,他們也意識到自己需要出門,存在可能被感染的危險。
在這些負性情緒和認知功能受影響的前提下,我們會發現自己或同事比疫情之前更容易發火了,總是忍不住責怪別人,這可能是應激反應的表現。原本的生活平衡被危機事件突然打破,心理平衡還需要時間恢復。
管理者如何應對呢?首先,需要為團隊成員科普重大事件后壓力管理的知識,讓個人能夠覺察到自己的應激情緒,并有相應的方法進行自我調節,也知道專業心理援助的渠道。其次,管理者需要意識到,自己有可能只是成了遷怒的對象,不要因此攻擊對方或降低自我評價。推薦的做法是:1. 讓憤怒和委屈的感受被看見;2. 適當地表達你的感受和底線。
來源: 中國心理學會科普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