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3537511%E9%A1%B6%E9%83%A8%E5%9B%BE.gif?size=82329

1573537585%E5%8C%BB%E5%AD%A6%E5%90%90%E6%A7%BD%E5%A4%A7%E4%BC%9A.png?size=211983

接收人:小特工 老探員

主題:反流性食管炎和心梗

1573537622%E5%B0%8F%E8%92%B2%E5%A7%90%E5%BD%A2%E8%B1%A1%E6%A0%87%E7%AD%BE.png?size=165234

1573537653%E7%AE%AD%E5%A4%B4.gif?size=2004

小蒲姐昨天被嚇得夠嗆。

約了一位好久沒見的朋友,跟她吃完飯看電影的時候,她突然說自己心臟疼,還喘不過氣來。

小蒲姐趕緊送她去醫院急診,檢查出來心電圖正常、血清心肌酶正常,心臟完全沒問題。

15735381941.png?size=51465

醫生建議她去消化內科掛個號,做個胃鏡看看,她滿口答應,結果轉頭就拉著我走出了醫院?!鞍?,心臟上查不出問題,也犯不著說我是胃病嘛!這倆器官離得這么老遠,哪里會有聯系呢?別越檢查,讓檢查的項目越多?!币呀浾J定的理,就像是倔牛,拉都拉不回來。小蒲姐回到局里連夜趕出這篇推送,就是為了勸說朋友,也是為了給我的小特工和老探員提個醒:不止心臟疼可能是胃病鬧的,胃疼還可能是突發心梗呢!

15735380152.png?size=58580

反流性食管炎這個病名,小特工老探員可能并不陌生。還記得嗎,我在這篇推送里面提到過?死于催吐食物在體內應該是順著食管→胃→十二指腸一路往下走,但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胃酸和食糜有時會開倒車,反流到食管中。

15735382093.png?size=90592

飯后的1小時左右,就是反流性食管炎開始揚武揚威的時刻。尤其是在半臥著、向前屈體的時候,酸性液體從胃、食管、一路燒灼到咽喉部、口腔;反流可能會讓胸骨后方出現燒灼般的疼痛,嚴重時會感到胸部刺痛,這種疼痛還會放射到心前區、后背、肩部、頸部、耳后,有時酷似心絞痛;有些人還會出現上腹部疼痛、惡心反胃等問題。要是這些表現還不能說服你,不如再看看反流性食管炎帶來的別的癥狀?由于反流出來的液體是酸性的,有一定的腐蝕性,胃黏膜不怕這種酸性的液體,但其他地方可不行。反流的液體可能會侵蝕咽喉、聲帶、氣管,導致慢性咽炎、慢性聲帶炎和慢性氣管炎;而且還會帶來咳嗽、聲音嘶啞、耳痛、牙釉質腐蝕、睡眠障礙等一系列問題。如果這些癥狀都能對得上,那“心臟疼”就可能不是心臟的問題,而是反流性食管炎導致的。

15735380244.png?size=55748

食物從上到下地順利推進,有些肌肉是起了大作用的,比如食管下括約肌。食管下括約肌是反抗胃中食物流入食管的第一道屏障,但它受神經、體液的控制,還會被胃腸激素所影響,稍不注意,食管下括約肌的松弛度就有可能受影響。

吶,小蒲姐列出了幾種容易讓胃內容物反流到食管中的行為,對照著來看吧:

藥物作用

15735382295.png?size=18640

多巴胺、地西泮、嗎啡等藥物,會降低食管下括約肌的松弛度,讓胃內容物容易反流出來。

抽煙喝酒喝咖啡

15735382426.png?size=4962

尼古丁、咖啡因、酒精都會讓食管下括約肌松弛,高脂肪食物也有同樣的作用。

總是彎腰、舉重物

15735382527.png?size=26012

腹內壓增高的時候,食管下括約肌會反射性地收縮,所以彎腰、舉重物等動作,很容易引起胃食管反流。

心理壓力大

15735382618.png?size=10449

心理因素也會影響內分泌,從而影響食管和胃的動力。

患食管疾病

15735382729.png?size=17718

當食管的蠕動減弱或消失時,食管清除反流物的能力下降,會延長有害的反流物質在食管內的停留時間,增加了對黏膜的損傷。另外,食管出現裂孔疝,也可能會讓食管下括約肌自發性松弛,導致反流性食管炎。

157353803710.png?size=56572

一說要做胃鏡檢查,好多人都怕得不得了,只想端端正正地舉個手問醫生:不是有個檢查,是喝牛奶然后去拍X線嗎,我做那個檢查成嗎?

157353828411.png?size=136289

這種“喝牛奶拍X線”的檢查叫做

X線鋇餐造影,喝下去的也不是牛奶,而是一種顯影劑——鋇劑。把鋇劑喝進肚子的過程中,借助X線能看到食管有沒有黏膜病變、狹窄、裂孔疝,但是很難直觀地看出食管有沒有反流的癥狀。胃鏡,則是診斷反流性食管炎最準確的方法。通過內鏡,醫生能直接看到食管黏膜有無破損,判斷反流性食管炎的嚴重程度,有無并發癥。所以心臟難受的時候,別一聽醫生說要做胃鏡就炸毛,它可能一下子就幫你找到問題所在呢。

157353805412.png?size=37328

反流性食管炎最常見的一個直接損傷因素,就是胃酸和胃蛋白酶;所以,已經確診反流性食管炎的人,最重要的一個治療就是要抑酸——抑制胃酸的生成。醫生會根據患者的不同狀況,使用質子泵抑制劑(PPI)、組胺H2受體拮抗劑等抑制胃酸的藥物進行治療;同時還可能會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依托必利等促進胃腸動力的藥物,來改善食管蠕動功能、促進胃排空、減少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對于患反流性食管炎的人來說,為了減少胃食管反流,應該少吃含有高脂肪的食物、巧克力、咖啡、濃茶等,它們會降低食管下括約肌的壓力;在吃飯后不能立即臥床,睡前2個小時也不該吃東西了;睡覺的時候最好將床頭抬高15~20厘米,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反流的癥狀。

157353806013.png?size=48305

小蒲姐前面說了胃病鬧出來的心臟疼,接下來重點說說突發心梗鬧出來的胃疼。不知道我的小特工和老探員還記不記得前幾天阿爾法寫的關于心梗的文章?不記得的來復習下?猝死之前一顆心臟的掙扎一說到急性心梗,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典型癥狀心絞痛——能感受到胸骨后有壓榨感、悶脹感,同時伴隨著明顯的焦慮,這種疼痛還會放射到左側的手臂、肩部、下頜、咽喉部、背部,往往持續3~5分鐘。

157353835914.png?size=84761

心絞痛是心肌梗死的典型癥狀沒錯,但可不是它的唯一癥狀。

有些心肌梗死的患者,可能根本就不會出現心絞痛的癥狀,直接出現心律失常和氣急、水腫、乏力等心力衰竭的癥狀;少數心肌梗死患者,可能只表現出急性上腹部疼痛,同時還伴有惡心、嘔吐、腹肌緊張、上腹壓痛……這和急腹癥的表現簡直是一模一樣。

157353837215.png?size=53342

心肌梗死造成的腹痛,可能被誤認為是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急性膽囊炎與膽石癥、急性胰腺炎、急性腸梗阻等胃腸道疾病,延誤治療的時機。要知道,冠狀動脈閉塞持續20~30分鐘,心肌細胞就會開始出現壞死;隨著閉塞時間延長,壞死自心內膜下向心外膜擴展,2~6小時后可能會發生心肌全層壞死。

對于心?;颊邅碚f,時間就是生命。

小蒲姐找出了心肌梗死的好發人群,這些人一旦出現腹部疼痛,腦子里就得繃緊“可能是心肌梗死”的弦。

40歲以上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更容易出現心肌梗死的問題。有心血管問題有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或者發作過心絞痛的人,要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體檢報告出現這些字眼

體檢報告中出現心音減弱、左心增大、奔馬律、心律失常等字眼,需要小心急性心梗。

心電圖、血清心肌酶不正常心電圖出現ST-T和Q波的急性或進展性改變;心臟標志物如肌紅蛋白、心臟肌鈣蛋白T和肌鈣蛋白I、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等升高,可能意味著心肌細胞壞死。

157353808816.png?size=56371

面對生死攸關的突發狀況,大家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打120。在打完急救電話之后呢?還有什么幫助是可以給到患者的呢?

在等待120的時候,我們起碼還能幫患者做3件事:

穩定情緒

157353842717.png?size=18651

把患者移到安全的地方,幫助他穩定情緒,讓他安靜地休息。

選擇一個他感覺舒服的體位

157353843918.png?size=15777

如果患者感覺呼吸困難,就讓他坐起來,兩只腿下垂;如果血壓下降甚至休克了,就讓患者躺平,頭偏向一邊,防止嘔吐導致窒息,同時撤掉枕頭,注意保暖。

有吸氧的條件就吸上氧

157353844519.png?size=11653

如果家里有常備氧氣的話,可以讓患者吸氧,流量調節到每分鐘3~5升。

157353807320.png?size=66182

看到心臟方面的疾病,可能有的小特工or老探員就會想:心臟是人體內的血液泵,如果這個小馬達出現了問題,就死定了吧?

其實,經過合理的治療,心肌梗死患者也可以恢復基本的心臟功能。

通過溶栓或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冠狀動脈的梗阻被疏通后,心肌重新得到血液灌注,心臟能恢復功能,只不過心臟的工作效率大不如前。

心肌梗死的患者在發作后需要絕對臥床休息1~3天,具體時間由醫生根據病人的情況決定。如果沒有發生其他并發癥,3天后就能在病房中走動了。

有個成語叫“造化弄人”,可何止造化弄人,連疾病都會耍得人團團轉。

疾病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都是知識空白區,按照常理去“推斷”不見得正確。身體一旦出現了什么癥狀,不要先入為主,聽醫生的專業意見進行檢查和治療。我的朋友,去消化內科掛個號吧,這樣我才能放心啊。

謝謝惠顧。~

640?wx_fmt=gif&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今日小蒲姐營業結束

640?wx_fmt=gif&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祝你今天愉快,你明天的愉快留著我明天再祝。

本文版權歸百科名醫網所有,獲取轉載授權請加助理妹子微信:KF-PGY。未經授權禁止任何媒體轉載。歡迎個人直接轉發朋友圈。

本文圖片&字體:已購買授權。

小蒲姐參考情報:1.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內科學.第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2.胡品津,謝燦茂.內科疾病鑒別診斷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3.高潤霖.中華醫學百科全書:心血管病學.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7.4.蒲公英醫學百科5.蒲公英藥物百科6.百科名醫網

1573537461%E5%BA%95%E9%83%A8%E4%BA%8C%E7%BB%B4%E7%A0%81%E5%85%B3%E6%B3%A8%E5%9B%BE1.gif?size=117977

來源: 蒲公英醫學情報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