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科普融合創作與傳播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摘要:自旋霍爾效應簡單說來就是在橫向電場的作用下,縱向產生自旋流的效應。這是由于自旋軌道的相互作用使電荷流和自旋流產生耦合(自旋和軌道間的耦合作用會對不同自旋的電子產生不同的偏轉作用),從而導致了自旋霍爾效應。
2019-02-22
摘要:Patterson方法,直接法等是實驗中相位的丟失的解決辦法,而Shelx就是實現這些方法的一個程序,有了這個程序,解析晶體就變得容易多了。所以解晶體結構的步驟一般就是,收集衍射數據,把數據交給軟件解析,最后得到晶體結構。第一個shelx程序出現在1970年,安裝在劍橋大學的ICLTitan 計算機上。從開發以來,得到了廣大的科研工作者支持,也為學者們解決了很多的問題。
2019-02-21
摘要:X射線脈沖星是在X射線頻段上輻射信號的脈沖星,X射線屬于高能光子,集中了脈沖星絕大部分能量,可以作為天然信標。航天器自主確定軌道、時間以及姿態參數,并引導航天器沿著設計的軌道飛向目標軌道或目標天體的過程叫做X射線脈沖星導航(XPNAV)。脈沖星導航實際上是針對航天器的自主導航,能夠為宇宙飛行的航天器以及無稠密大氣的行星表面巡游提供導航服務,而不能直接為地面用戶提供服務,所以,脈沖星是為宇宙航行服務的。
摘要:1839年,俄羅斯礦物學家 L.A.Perovski 研究存在于烏拉爾山的變質巖中的鈦酸鈣 (CaTiO3) 時,首次提出鈣鈦礦 (Perovskite) 這一晶體結構(通式為ABX3,見下圖)。沒錯,鈣鈦礦也正是以 L.A.Perovski 的名字而命名的。大名鼎鼎的高溫超導銅氧化物 YBCO(YBa2Cu3O7),龐磁電阻材料 LSMO(La1-xSrxMnO3) 都是鈣鈦礦家族中的一員。
2019-02-20
摘要:昨天是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國各地進行了不同類型的慶祝活動。軟糯香甜,蒸汽氤氳的元宵恐怕是大多數中國人一提到元宵節就會首先想到的畫面。吃完了元宵/湯圓,這里還有另一款“湯圓”,你了解嗎?在與宏觀社會迥異的微觀世界里,也有一種類似于元宵的物質結構。這種“元宵”通常只有幾十個納米大小,外殼更是可能只有幾個納米厚,隨便一口氣就可以吃下千萬億顆,這就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在材料、化學等領域炙手可熱的納米核殼結構。
摘要:民間常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的說法,寓意好事不一定出現在你期望的時刻。不過,今年元宵節卻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圓”。那么,月亮究竟什么時候最圓呢?從上一個新月到出現下一個新月的周期稱為一個“朔望月”,陰歷初一出現的新月稱為“朔”,十五出現的滿月稱為“望”。如果“望”以前月亮走得慢,那么從“朔”到“望”需要的時間可能是16-17天,所以會出現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甚至是十七圓的現象。
2019-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