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科普信息化建設2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1930年(民國十九年)畢業于蘇州東吳大學,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畢業于北京燕京大學研究院獲碩士學位,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1951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1999年國際編號3542號小行星被命名為“談家楨星”。
2017-08-29
吳季,北京郵電大學電磁場理論與微波技術專業碩士,微波通信專業本科畢業,丹麥技術大學博士,博士后。2005年中俄聯合探測火星計劃“螢火一號”科學實驗衛星,負責有效載荷的研制,并任“螢火一號”工程科學應用首席科學家。
人年輕的時候要多動腦,多有幾項愛好,找到自己的興趣與特長,創造出自己經常的滿足感與愉快感,人活得才輕松,才不會為名利所惑,才能使自己安心做好自己的工作與事業。1943年在重慶畢業于馬尾海軍學校,1945年赴英國留學,1950年改攻天文,入倫敦大學天文臺進行研究工作。
1952年考入武漢大學工學院機械系,院系調整后于1956年畢業于華中工學院,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副主任,也是中國大陸著名的科學家、機械工程專家,教育家。
宋達泉,著名土壤學家,中國科學院林業土壤研究所(現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的主要創建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先后主持了東北地區土壤資源及全國海岸帶和海涂資源的系統調查和研究工作,為開發利用國土資源作出了重要貢獻。
科學精神的內涵十分豐富,但總結起來不外乎德、智、體、美四個方面。1946年重慶中央大學化工系大學畢業,1949年獲得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化學碩士學位,1951年獲得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化學博士學位,并于1952年至1953年在美國西北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53年后期,在美國玉米產品精煉公司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