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科普信息化建設2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一個實事求是、熱愛真理的真實的科學家,應該本著客觀的態度和求是的精神,放棄或改變自己的想法,做更深入、更系統的實驗和研究,把事實真相弄得水落石出。1921年(民國十年)畢業于上海同濟醫工專門學校醫預科,1928年(民國十七年)獲德國土濱根大學自然科學博士學位,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78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003年國際永久編號36015的小行星命名為貝時璋星。
2017-09-28
顏寧,1977年11月出生于山東萊蕪,研究生學歷,理學博士學位,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15年10月7日,清華大學醫學院顏寧教授與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Stephan Grill教授共同獲得賽克勒國際生物物理獎(The Raymond &Beverly Sackler International Prize in Biophysics)。
我的信條不是努力工作,愉快生活,而是愉快工作,快樂生活。于金明,男,1958年1月生,山東濰坊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博士,研究員,山東省腫瘤醫院院長兼放療科主任,2000年7月被聘為天津醫科大學腫瘤學專業博士生導師,2002年1月被聘為山東大學內科學專業博士生導師,1999年3月被聘為東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兼職博士生導師,1999年3月華中理工大學兼職博士生導師,1995年12月濟南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醫學與生命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名譽理事長,北京市科委科普工作顧問,北京師范大學科學傳播與教育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兼職教授。原中國科技館館長、中國科協普及工作部部長、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國際博協執行局執行委員、國際博協科技館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博物館學會常務副理事長、中國科協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人民政府專家顧問團顧問等職。
技領軍人物一定要把培養人才作為己任,培養出來的人才超過自己,要盡力給他們創造機會、創造條件。他領導研制成功國產十二相整流發電機,填補國家空白,裝備多艘潛艇,這一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我們祖國的前輩科學家,確有不少優秀者,他們不追求名利、不計較個人得失,具有嚴格的科學態度,兢兢業業、鞠躬盡瘁為祖國科學事業獻身的精神,是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的。王志均直至晚年仍在勤勤懇懇地工作,為國家培養生理學人才,撰寫著作,推動學科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