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科普信息化建設2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林尚安,高分子化學家。長期從事高分子合成、結構性能與功能高分子等領域的研究,研制出新型多功能高效催化劑用于合成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乙烯氣相高效聚合和多種烯烴之間的共聚合。
催化劑 聚合 高分子化學
2016-05-31
李四光(1889.10.26-1971.4.29),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黃岡人,蒙古族,地質學家、教育家、音樂家和社會活動家,是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學家和為新中國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元勛,2009年當選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力學 地質 李四光
我不愛武器,我愛和平,但為了和平,我們需要武器。假如生命終結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選擇中國,選擇核事業。
原子武器 核武器 鄧稼先
2016年2月1日15時29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搭載著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直沖云霄。這是我國發射的第21顆北斗導航衛星,標志著北斗系統全球組網邁出堅實一步。
北斗 衛星 導航
2016年,是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0周年,這年的4月24日,又被賦予了新一層寓意,經黨中央、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中國航天日”就此誕生。在首個航天日來臨之際,光明網記者走進北京、天津等地的多個航天單位進行采訪,推出系列報道。
東方紅一號 衛星 航天
梁思禮是中國著名的導彈和火箭控制系統專家,他最為外界熟知的另一個身份是中國近代思想家梁啟超最小的兒子。梁思禮參與了中國航天歷史上的諸多“首次”,第一顆原子彈、第一枚導彈、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到第一艘神舟飛船,梁思禮與第一代航天戰士一起,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創建起完整堅實的中國航天事業。
導彈 自主 航天精神